“鱼浮灵”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xNa
2CO
3•yH
2O
2),俗称固体双氧水。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以下探究:
[性质探究]
(1)取少量“鱼浮灵”于试管中加水,有持续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向试管中加入少量MnO
2粉末,产生大量气泡。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木条
,说明有O
2生成。
(2)取实验(1)中上层清液,测得溶液PH>7;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有
生成。
结论:过碳酸钠具有Na
2CO
3和H
2O
2的双重化学性质。
[工业制备]

(3)稳定剂的作用是
;稳定剂中MgCl
2和Na
2SiO
3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一种难溶物将过碳酸钠粒子包裹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浊液中加入异丙醇的作用是
。
(5)操作Ⅱ中洗涤晶体的试剂最好选用
(填字母)。
A.饱和NaCl溶液 B水 C异丙醇 D稀盐酸
(6)根据下表数据,你认为上述制备反应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
温度范围/℃
| 5~10
| 10~15
| 15~20
| 20~25
|
活性氧含量/%
| 13.94
| 14.02
| 15.05
| 14.46
|
“鱼浮灵”的产率/%
| 85.49
| 85.78
| 88.38
| 83.01
|
注:活性氧含量是指产品中能转化为O
2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组成测定]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产品中活性氧含量测定和过碳酸钠(xNa
2CO
3•yH
2O
2)组成的测定(杂质对测定无影响)。

查阅资料:①“鱼浮灵”中活性氧含量≥13.0%是一等品,≥10.5%是合格品。
②过碳酸钠能与酸反应放出CO
2和O
2。
(7)实验前先缓慢通N
2一段时间,加热铜网至红热后,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硫酸,直至A中样品完全反应;继续缓慢通N
2,其目的是
。
(8)若先滴入稀硫酸,后加热铜网,会导致x:y的值
(填“偏大”或“偏小”)。
(9)装置B的作用是
(填序号)
①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 ②便于观察和控制气流速度
(10)实验测得C装置中铜网增重1.2g,D装置增重2.2g。该产品中活性氧含量为
%;属于
(填“一等品”或“合格品”);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