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名为“污渍爆炸盐”的洗涤产品能高效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洗涤助剂之一。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产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污渍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Na
2CO
4,相对分子质量为122),它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碳酸盐和一种强氧化性的物质。
(实验探究一)过碳酸钠的性质
为探究过碳酸钠的性质,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按要求完成表格内容:
序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步结论(或解释)
|
①
| 向盛有过碳酸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
| 固体溶解
| 过碳酸钠易溶于水,能与水发生反应。
|
②
| 向序号①的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末
| 有大量气泡产生
| _________
|
③
|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试管口
| 木条复燃
| 序号②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过碳酸钠溶于水能生成过氧化氢。
|
④
| 取序号③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钙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小结
| 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探究二)过碳酸钠的含量测定
同学们经讨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装置B盛装氢氧化钠溶液,C盛装澄清石灰水,D盛装浓硫酸,E、F均装入干燥的碱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实验讨论)
(1)①称量装置E的质量;②组装好装置,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③关闭活塞K,打开活塞K
1,通入氮气;④关闭活塞K、K
2,打开活塞K
1、K
3、K
4,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⑤依次关闭活塞K
1、K
3、K
4,打开活塞K K
2、,直到反应不再进行;⑥再次称量装置E的质量。
以上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②①④⑤③⑥ |
C.①②④⑤③⑥ | D.②④①⑤③⑥ |
(2)关闭活塞K、K
2,打开活塞K
1、K
3、K
4,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排出装置中原有的空气,此时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
(3)反应完全后关闭活塞K,打开活塞K
1,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
(4)同学们称取6.63g含碳酸钠杂质的过碳酸钠样品(不含其他杂质)进行实验,根据实验后E装置增重2.42g,求该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______
(5)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若不连接装置F,测定的过碳酸钠含量会_____(填“偏高”或“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