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在古代,人们常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某小组同学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

(1)贝壳高温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Ⅰ的名称____________。
(3)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C的过程中,常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与发现】该小组同学所得到固体C一定是纯净的NaOH吗?
【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原理,小明、小军、小华三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小明:纯净的NaOH    小军: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小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与验证】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下列方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如下表,请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完成所缺内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小明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猜想成立
小军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足量_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猜想成立
小华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碳酸钠溶液
______
猜想不成立
 
【反思与评价】请你根据实验流程对小明同学设计的方案进行合理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小军同学定量分析所制取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中氢氧化钠的含量。

实验步骤如下①检查好装置气密性,装好药品后连接并固定好装置;
②打开弹簧夹a,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精确称量D装置质量记录为100g;
③关闭弹簧夹a,打开B装置中的分液漏斗,滴入稀硫酸,直到瓶内无气泡产生;
④打开弹簧夹a, 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再精确称量D装置质量记录为101.1g……
实验分析:
(1)实验中A装置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④中,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样品中氢氧化钠的含量为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上一题 下一题 0.1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5-04 09:30: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