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接着,他又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发现红色褪去.
【提出问题】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一致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溶液外)一定有
,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设计方案】小红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硫酸,并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
| 结论
|
方案1
| 取样,滴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有硫酸
|
方案2
| 取样,滴入盛有锌粒的试管中
| 有气泡产生
| 有硫酸
|
【反思评价】小组同学仔细研究上述两种实验方案后,认为方案
无法验证小红猜想的正确性,理由是
.
【拓展迁移】大家讨论后,按正确方案进行操作,确认了溶液中有硫酸存在,由此可知,在分析化学反应结束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要考虑到生成物外,还有考虑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