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保管不当,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且标签破损(如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字样。老师告诉他们,这瓶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或碳酸钠。同学们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填字母代号)。
(查阅资料)碱性的Na
2CO
3溶液与中性的CaCl
2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作出猜想)(1)可能是
溶液;(2)可能是Na
2CO
3溶液;(3)可能是NaCl溶液。
(设计并实验)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和解释
|
I
| 取样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 。
| 无色溶液变红
| 该溶液不可能是 溶液,理由是 。
|
II
| 另取样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
| 产生大量气泡
| 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由此,同学们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反思)老师指出该结论不严密。理由是: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敞开放置,发生变质,能产生与实验Ⅰ和Ⅱ相同现象。老师提示,不需另取样,只要在实验Ⅰ后的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
2溶液,若观察到
现象,即可说明该溶液中有氢氧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