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用使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当观察不到有气泡产生,发现固体仍有剩余。
[提出问题]剩余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方程式),同学们一致认为剩余液中一定有CaCl
2,小芳认为废液中的溶质还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 CaCl
2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1)小芳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选择pH试纸进行实验。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2,说明溶液显___________性;pH测定中,“上层清液滴到试纸上”的后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选择了另外一种物质进行实验,也得到了与小芳同样的结论,他所选用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
(3)小芳将反应后的剩余混合液加热,冷却后,取上层清液测pH,发现pH值略有上升,请简述产生此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想要处理剩余液得到只含CaCl
2一种溶质的溶液,小芳选择向剩余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___ (填选项序号),反应完成后过滤。
[拓展应用] 利用传感器对二氧化碳性质再探究。
步骤1:如图1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瓶250mL的烧瓶内收集满CO
2气体,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等体积的液体(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
步骤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等体积的液体(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
步骤3: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像情况如图2所示。
(1)导致曲线1中CD段气压急速减小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现有的装置,在不使用其他试剂的情况下,请你写出继续降低E点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
(2)曲线2与曲线3差异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