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8日《Science》刊登了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的团队的研究成果——使用小分子化合物,把成年鼠的体细胞逆转为“多潜能性干细胞”。它为未来应用再生医学治疗重大疾病带来了新的可能,但该技术是否会引发肿瘤或其他安全性问题还没有解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干细胞是指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的少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
(2)若上述小分子化合物是核糖核苷酸。采用
32P对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进行标记,在干细胞中可检测到放射性的细胞器为______________。
(3)如果这种诱导引发了肿瘤,与正常体细胞相比,癌细胞具有的特征有_________。
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 B.细胞膜上的甲胎蛋白(AFP)减少 |
C.含有的遗传信息与体细胞相同 | D.细胞形态不发生改变 |
(4)干细胞中能检测到端粒酶(特殊的逆转录酶),能修复受损的端粒结构,请写出该修复过程的中心法则_________________。请利用该信息和端粒学说解释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不会随分裂的进行而衰老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