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小明做如下实验:(提示:氯化镁溶液为无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或预期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Ⅰ
| 
| 现象:______________
|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 方程式为__________
|
Ⅱ
| 
|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Ⅲ
| 
| 加入稀盐酸后,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滴入酚酞后,溶液变红色。
| 盐酸与氢氧化钠未发生化学反应
|
Ⅳ
|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生成沉淀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_________________
|
Ⅴ
| 1.将II、III、IV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
| 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静置,上层清液无色
| 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为__________ (除指示剂外)
|
2.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溶液,可探知该清液中溶质成分
| 可能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
(1)请补充表格.①~⑦的内容。
(2)小军认为小明实验I操作设计不足以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应做的改进是_____
(3)小亮认为小明实验III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小明另取试管重新做了lll的实验,在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后,继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从微观角度看,此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琳同学提出,实验III如果不用酚酞指示剂,可向盐酸和氢氧化钠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某些物质,根据相应的现象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下列分析正确的有_________
A 加入Na
2CO
3溶液,如果不产生气泡,能证明反应发生。
B 加入CuSO
4溶液,如果不产生蓝色沉淀,能证明反应发生。
C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如果溶液呈紫色,能证明反应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