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起首二句,即以松的高洁之态动人情思,风的肃杀之声逼人警觉。用“亭亭”表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拟刺骨的风声。绘影绘声,简洁生动。 |
B.三四两句则加强了抒情的氛围。两个“一何”强调诗人感受的强烈,一“盛”一“劲”表现冲突的激烈和诗人的感情倾向。 |
C.五六两句,由风势猛烈而发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刚劲而拓宽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发显出环境的严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性。 |
D.最后两句一问一答作结,从“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视到松树内在的本性,以此期望堂弟,在污浊的官场要特立独行,要保持着自已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