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研究环境条件变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测定了同一株小麦两种不同向光角度的叶片(接收直射光照面积不同)午后(此时小麦出现“午睡”现象)的部分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 净光合速率
| 叶片温度
| 胞间CO2浓度
|
直立叶
| 12.9
| 37.5
| 245
|
平展叶
| 8.8
| 37.7
| 264
|
(1)根据表中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直立叶和平展叶的叶片温度无明显差异,说明二者的气孔开度____________,但平展叶的净光台速率却明显低于直立叶的,此时二者胞间CO
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说明由气孔开闭引起的胞间CO
2浓度不足________(填“是”或“不是”)造成“午睡”现象出现的唯一因素。
(2)D1是一种对光系统Ⅱ活性起调节作用的关键蛋白,科研人员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并推测午间较强光照可能会导致由色素和蛋白质组成的光系统Ⅱ受损。

由上图中结果可知,午间较强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小麦出现“午睡”现象。试推测,水杨酸(SA)对小麦午间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研究,下面提出的关于农业生产中通过减轻“午睡”现象来提高小麦产量的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_(多选)。
A.培育较强光照下D1基因表达量高的小麦品种 |
B.增加CO2量的供应,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原料 |
C.大量供水,保证小麦有充足的水分进行光合作用 |
D.在中午光照强度达到最大之前向小麦喷洒适宜浓度的水杨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