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光合作用
一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小球藻放在一只玻璃容器内,使之处于气密封状态。实验在保持适宜温度的暗室中进行,并从第5分钟起给予光照。实验中仪器记录了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0~5分钟之间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
(2)给予光照后氧气量马上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
(3)在5~20分钟之间,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_______。
(4)加入少量的NaHCO3溶液后,氧气产生量呈直线上升,这是因为_______。
(5)加入NaHCO3溶液后,平均每分钟产生_______摩尔的氧气。
(6)如用14CO2示踪,在光合作用过程中,14C在下列分子中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
A.14CO2→叶绿素→ADP
B.14CO2→NADP+→糖类
C.14CO2→三碳化合物→糖类   
D.14CO2→叶绿素→ATP
(7)NH4+能增加类囊体膜对H+的通透性,从而消除类囊体膜两侧的H+浓度差。若将NH4+注入叶绿体基质,下列过程中会被抑制的是_____________。
A.电子传递 B.ATP的合成 C.NADPH的合成 D.光能的吸收
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h测定的条件和结果见下表(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单位:mL)。请对表内数据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25℃条件下,若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h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则1h积累葡萄糖_____g。
(2)在25℃条件下,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h总共制造葡萄糖_____g。
(3)如果1天有10h充分光照,其余时间在黑暗下度过且昼夜温度均为25℃,假定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则一昼夜积累葡萄糖_____g。
(4)如果1天有10h充分光照,其余时间在黑暗下度过,如果光照时的温度为25℃,黑暗时的温度为15℃,则一昼夜积累葡萄糖_______g。
(5)据计算,种在新疆地区的西瓜比种在江浙一带的甜,其原因之一是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非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9-02 11:38: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