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发现镁片完全溶解、石灰水浑浊。

(一)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1)镁和盐酸的反应_____(填“吸热”或“放热”)。
(2)_____。
(二)甲同学测得反应后试管内溶液pH<7,该溶液pH<7的可能原因是:①MgCl
2溶液的pH<7;②_____。
(三)乙同学将反应后试管内溶液冷却,加入镁粉并滴入酚酞,溶液颜色无变化,再加热,发现溶液慢慢浑浊且变红。
(猜想)对实验中“溶液慢慢浑浊且变红”的原因,乙同学提出猜想:
MgCl
2+2H
2O=Mg(OH)
2↓+2HCl,大家都认为此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查阅)资料1:Mg(OH)
2难溶解于水,升高温度可加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资料2:K、Ca、Na、Mg等活泼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反应,产生碱和气体。
(实验)乙同学重新在滴有酚酞的热水中加入镁粉,观察到液体慢慢变红并浑浊,镁粉表面产生气泡。收集并点燃气体,发现能燃烧。乙同学实验中“溶液慢慢浑浊且变红”的原因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四)丙同学在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镁条掉入到碳酸氢钠溶液中,发现产生大量的气泡和白色不溶物。他非常好奇,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和白色不溶物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
| Mg(OH)2
| MgCO3
|
溶解性
| 难溶于水
| 微溶于水
|
热稳定性
| 受热易分解,能生成两种氧化物
| 受热易分解,能生成两种氧化物
|
实验探究一: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什么气体呢?
猜想
| 实验方法
| 现象
| 结论
|
①
| 二氧化碳
| 收集气体于集气瓶中,而后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①不成立
|
②
| 氧气
| 收集气体于集气瓶中,而后将_____放入瓶中;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②不成立
|
③
| 氢气
| 第一步,点燃产生的气体; 第二步,在火焰上罩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
| 气体能被点燃; 烧杯内壁无现象;
| 猜想 _____成立 (填序号)
|
④
| _____
|
⑤
| 甲烷
|
实验探究二:
(提出问题)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
(作出猜想)丙同学根据资料分析认为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OH)
2和MgCO
3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如图2所示
(1)根据实验Ⅰ的现象,写出加热白色不溶物时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2)实验Ⅱ中称量“干燥的晶体”质量为2.85g,由此通过计算确定白色不溶物是成分是______。(请你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