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如图1所示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某同学在20 ℃时进行了如图2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向④加入2 g甲即可达到饱和
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①③④均为甲的不饱和溶液
D.④→⑤可析出32 g甲晶体
(2)20 ℃时,将8 g乙固体投入到50 g水中,得到的是乙的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3)现有接近饱和的乙物质的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加入乙物质;②恒温蒸发溶剂;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 ℃时,向盛有200 g水的烧杯中加入175 g甲的固体并充分搅拌溶解,然后降温至20 ℃,最后烧杯中不溶性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4)兴趣小组同学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如图3所示)。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试管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发生了变化,请你解释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8-06-19 02:24: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