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 故民可得而有也。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践踏)
B.万钟于我何加焉(指带来好处)
C.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两次,两顿)
D.备水旱(等到)
【小题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得之则生    夫腹饥不得食
B.所欲有甚于生者。    不足生于不农
C.故虽有名马  虽有高城深池
D.故患有所不辟也 故务民于农桑
【小题3】对两个文言语段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开头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比喻“舍生而取义”,引出中心论点,自然贴切。
B.乙文作者指出,人民无粮则饥,无衣则寒。人民若处于饥寒之中,慈母也不能保全她的孩子,统治者更是不可能保全他的人民。
C.甲文第二段用“行人弗受”与“乞人不屑”两个反面例子来证明“义”的重要。
D.乙文陈述了当时农民辛苦而艰难的生活,借此含蓄地向当时的统治者指出了国家潜在的危机,希望引起统治者的注意。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5-03 05:33: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