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夏”是一个人的象形,四zhī()发达、昂首挺胸、威武活波。《说文·夂部》:“夏,中国之人也.从夂,从页(人头),从白。白,两手;夂,两足也,”很______(必然/显然),“夏”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之人”。有了“中国人”的本义,“夏”字在文字演进中,在文明发展中,有了更大的担当和更宽广的舞台:中国第一个叫夏;华夏、诸夏相袭沿用至今,当然,如今的华夏并不仅仅指中原,而是整个中国;一年的第二个季节,阳气最旺,叫作夏季……无疑,夏的含义已随历史进入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图pǔ()。
明白了“夏”,立夏就很容易“立”起来了。立夏时节,“夏”的含义在张扬着,阳气飞腾天地间,于人,便生豪情,便有一股英雄之气在激荡。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