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言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文)卞和泣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 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 ②刖:音“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 ③奚:何,为什么。 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小题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一食或尽粟一石 (________) (2)执策而临之 (________)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______) (4)厉王使玉人相之 (________)
【小题2】下列“之”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马之千里者 | B.执策而临之 | C.王闻之 | D.厉王使玉人相之 |
【小题3】用斜线划分停顿(每句两处):
(1)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 (2)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小题4】翻译下列语句: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甲乙两文都表达了关于人才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