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②还:通“环”,环绕。③朝:早晨。④一旦:一天。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 B.执策而临之(用鞭子打) |
C.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 D.去而顾之(回头看)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执策而临之/去而顾之 |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愿子还而视之 |
C.其真不知马也/人莫知之 | D.或遇其叱咄/其真无马邪? |
【小题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
B.【乙】文中骏马因伯乐而升值,说明权威对于人才具有决定性作用。 |
C.【甲】文中划线句表现出食马者的愚昧浅薄、狂妄无知。 |
D.【乙】文告诉我们凡事要注重实地考察,才能得出真实的结论,否则会犯经验主义错误。 |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