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B.执策而临之(面对)
C.不以千里称也(著称)D.食之不能尽其材(吃)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真无马邪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B.执策而临之   先天下之忧而忧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朝而往,暮而归
D.不以千里称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强烈的愤慨。
B.“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
C.《马说》第二自然段中四个“不”有力地谴责“喂马人”的无知。
D.《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6-17 02:28: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