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捕蛇者说》
【小题1】根据课文填空。
(1)《捕蛇者说》选自________,这篇文章是柳宗元被贬到________时写的。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他七人中唐朝有________,宋朝有:________
(2)《捕蛇者说》中引用孔子的“________ ”来揭示蒋氏遭遇的社会意义。
(3)点明本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
(4)交代写作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貌若甚戚者(___)若毒之乎(____)
②安敢毒耶(___)孰知赋敛之毒(___)
③谨食之(______)退而甘食其土之有(_______)
【小题3】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⑴选段①中有一句话是统摄蒋氏答话全文的一个中心句,这个句子是: ______。
⑵蒋氏捕蛇12年,“几死者数矣”,他不以为“病”,反以为“幸”,表面上是庆幸,却蕴含着凄苦之情,乡村中十室九空,亦可谓百无聊赖,然而蒋氏自陈心曲的一大段话是一种哀而不伤的情调,惟其不伤,反而使人______。
【小题4】文中写蒋氏的自述,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蒋氏从各个角度将捕蛇的不幸和赋税带来的不幸加以对比:以他“捕蛇独存”和乡邻“______”相对比;以他“_______”和乡邻的“鸡狗不得宁”相对比;以他和“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和乡邻“_____”相对比;以他的“____”和乡邻的“先死”相对比,说明捕蛇的“幸运”。附:本文叙述蒋氏和乡邻的遭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从中找出一组对比句,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小题5】对下面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蒋氏听说要恢复他的赋税竟然大哭起来,“赋敛之毒”可知也。 |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该句引起下文,直贯至“捕蛇独存”。极言赋敛之苦。 |
C.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应这样划分:而/乡邻之生/日蹙 |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的意思是:(捕蛇)回来后就可以很有滋味的吃着那土地上所有的东西,以满足我牙齿的需要。 |
【小题6】对蒋氏的自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蒋氏及其乡邻的悲惨生活。 | B.说明捕蛇给蒋氏三代人带来的好处。 |
C.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 | D.通过对比反衬揭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的社会现实 |
【小题7】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1)君将哀而生之乎?译文:______。
(2)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译文:______。
【小题8】“余闻而愈悲”一句在文中结构中有何作用?引用孔子的话作用?
【小题9】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
【小题10】本文主要通过蒋氏一家三代捕蛇的经历说明一个怎样的主题,结合课文及当时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小题11】选出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选文第一段,表达了作者对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 |
B.“安敢毒耶”回应前文,说明整个大段叙述都是对“若毒之乎”的回答。 |
C.蒋氏自述的这段话,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 |
D.“说”这种文体比较注重文采,如选段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就体现了这个特点。 |
【小题12】蒋氏的自诉,自始至终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请具体分析一处“对比”,并说明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