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 (2)温故而知新
(3)博学而笃志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前一句是讲为人态度,后一句是讲学习的乐趣。 |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
C.第(6)章反复赞叹“贤哉,回也!”,高度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 |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有劝人珍惜时光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