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金属易生锈,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对金属锈蚀进行探究.
(实验一)取5枚去油去锈的洁净铁钉,分别装入下表的试管中,进行实验.
实验图示
|

|

|

|

|

|
生锈时间
| 8min
| 较长时间不生锈
| 5min
| 3min
| 1min
|
(1)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温度越高铁钉生锈速率越____(填“慢”或“快”);在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环境中铁钉生锈速率较快.
(实验二)为探究铁锈的成分,用图1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进行实验(每步反应和吸收均完全).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而变蓝,碱石灰既能吸收水也能吸收CO
2.
(2)请指出图1所示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前,先通入CO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铁锈样品加热,样品逐渐变黑,无水硫酸铜逐渐变蓝,由此推知铁锈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从而推断出空气中的_______参加了铁生锈反应.
(实验记录)
| 铁锈样品的质量/g
| 装置B的质量/g
| 装置C的质量/g
|
反应前
| 23.2
| 232.4
| 198.2
|
反应后
| /
| 239.6
| 211.4
|
(5)根据上表数据推算,可确定铁锈的成分,用Fe
xO
y•nH
2O表示,则n=_______;若缺少D装置,x:y的值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6)欲通过实验探究镁带在空气中锈蚀的条件,用图2所示装置,试管内可选用的物质如下:
①O
2 ②水 ③CO
2 ④O
2和CO
2 ⑤CO
2和水 ⑥O
2和水 ⑦O
2、CO
2和水
至少需要选用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才能达到探究镁带锈蚀的条件.
(7)请写出镁带在空气中锈蚀,生成碱式碳酸镁[Mg
3(OH)
2(CO
3)
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