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者,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
(一)金属初探
(1)铜在空气中加热会逐渐变黑,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硬铝、不锈钢是常见的金属材料。它们属于
(选填“合金”或“纯金属”)。
(3)为了减少和避免雷电对高层建筑的危害,需安装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避雷装置,这主要是利用了金属材料的
。(填序号)
A.密度大 B.导电性 C.导热性 D.熔点高
(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铁及铁的氧化物
| Fe
| FeO
| Fe2O3
| Fe3O4
|
颜色
| 黑色
| 黑色
| 红棕色
| 黑色
|
能否被磁铁吸引
| 能
| 不能
| 不能
| 能
|
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前应先
。
(2)加热前应先通CO一会,其作用是
,实验结束后,应先
。(选填“停止加热”
或“停止通CO”)
(1)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放入玻璃管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得到黑色固体粉末,并能全被磁铁吸引。兴趣小组猜想黑色粉末可能是
(1)铁粉;(2)四氧化三铁;(3)你的猜想是
。
实验证明黑色粉末全是四氧化三铁,请写出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
(4)为收集尾气并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下列装置最为合理的是
。(填序号)

(三)铜锈成分的确定
【查阅资料】
①铜锈的主要成分可以看成是aCu(OH)
2•bCuCO
3。
②Cu(OH)
2、CuCO
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③Cu(OH)
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
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
小组同学用热分析仪对aCu(OH)
2•bCuCO
3固体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成固体质量变化与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右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 B、C 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段:
;
CD段:
;
(2)BC段固体为
;
(3)通过计算可得: a:b=
。
(4)若将16.0g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发现 固体质量减少了1.6g后质量不再改变,写出此过
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