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活板》节选

(乙)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兴九年,监作秘剑①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②多编以竹简,其用缣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节选

注释:①秘剑:皇家用的刀剑。②契:刻的文字。③缣jiān:双丝的细绢。

(丙)古代造纸流程图

①浸泡:将树皮、麻等原料切碎,置于沟溪中浸泡至发软。

②搅灰:将原料掺入火灰或放进石灰水中搅拌、沤浸。

③蒸煮:原料入桶,盖上麻布,用中火蒸煮。

④______:将原料清洗后,置于石墩,用木锤反复捶打,制成泥膏状的纸浆。

⑤抄纸:抄纸槽内放置清水,放入纸浆,用抄纸帘反复捞浆,形成薄片状的湿纸。

⑥______:将湿纸挤去多余水分,逐张扬起,晒干或焙干,即制成纸。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每字为一    ②一板
B.①古书契多编以竹简    ②一板已布字
C.①以纸帖    ②木格贮
D.①乃布字印    ②莫不精工坚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用讫再火令药熔  (2)自是莫不从用焉
【小题3】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材料(丙)第④⑥幅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④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
【小题4】阅读(甲)文,完成活板排版的步骤。
设置铁板→_______→②    →密布字印→按平版面
【小题5】毕昇制作活字的材料是  ①   ,蔡伦造纸的原料是    ②  ,与雕版印刷和沉重的简牍、昂贵的帛书相比,它们的共同优点是    ③   。你从古人的发明创造中,获得的启示是 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更新时间:2017-05-18 06:16: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