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孙膑)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通“趋”,追逐)利者蹶(使…遭受失败)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估计)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露出白色)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约定)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小题1】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去韩而归 | B.乃斫大树而书之 | C.夹道而伏 | D.暮见火举而俱发 |
【小题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了救援韩国,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谋略,避实就虚,率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抽庞涓釜底之薪,逼庞涓回师。 |
B.孙膑令齐师“减灶”,制造齐兵胆怯的假象,坚定了庞涓的悍勇骄纵之心,正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的具体运用。 |
C.在马陵之战中,庞涓在消灭齐军过半的情况下,终因过于自信而导致兵败,最后拔剑自刎。 |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深知庞涓为人,也深知其用兵之道,将计就计,一步步把庞涓诱入马陵道,逼得庞涓自刎。马陵之役,孙膑一战成名。 |
【小题3】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①去
②使
③亡
④烛
【小题4】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