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言文阅读
【甲】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信陵君杀晋鄙③,救邯郸,破④秦人,存⑤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⑥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⑦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⑧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⑨受教⑩。”
【小题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大王加惠,以大易小(交换) 唐雎谓信陵君曰(告诉) |
B.徒以有先生也(因为) 人之有德于我(对于) |
C.天下稿素(丧服) 存赵国(使……幸存) |
D.亦免冠徒跣(光) 愿君之忘之(希望)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②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
【小题3】下面对文段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
B.甲、乙两文都选自《战国策》,它又称《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是一部编年体史学著作。 |
C.乙文通过唐雎向信陵君进言,说明了一个人做了好事切不可居功自傲,于人有恩德的事不应该放在心上的主旨。 |
D.甲、乙两文虽属短篇小制,却精悍有力,充分展现了战国策士铺张扬厉的游说风貌。 |
【小题4】甲、乙两个文段都是有关唐雎的故事,试从人物的性格刻画手法比较其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