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辉熄的历史。
①东晋《抱朴子》中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即硫酸铜溶液)。
②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灰"溶于水可制得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
③元代《庚道集》中记载“点铜皮银"(即单质铜与砷熔合形成银白色的物质)。
请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②中涉及的两种反应类型是_________和________。将“灰”溶于水实际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___________(填物质的俗名),该变化中明显的实验现象是放出__________。工业上用“灰"溶于水后制得的碱液与纯碱反应,可得到烧碱,写出用纯碱制烧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中的“银”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合金。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 (填字母序号)。
A合金不是单质 B合金中一定不含非金属 C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D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相比,熔点升高 E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相比硬度增大
(4)某工厂欲从只含有溶质CuSO
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其简要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操作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中,这两种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
②上述流程中A物质是___________。
③写出上述流程中加入适量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除防止金属的锈蚀外,还有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