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CO
3+CO
2+H
2O═Ca(HCO
3)
2,联想到实验室中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钙:Ca(OH)
2+CO
2═CaCO
3↓+H
2O,对长时间向碱溶液中通入CO
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产生了浓度的兴趣.
【提出问题】一定量CO
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是什么?
【查阅资料】(1)通入少量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入过量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CO
2+H
2O═2NaHCO
3.
(3)碳酸氢盐都是可溶于水的.BaCO
3难溶于水
(4)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提出猜想】(1)溶质为NaOH和Na
2CO
3;(2)溶质为Na
2CO
3;
(3)溶质为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4)溶质为NaHCO
3.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溶液,滴在pH试纸上
| pH=9
| 该溶液显碱性
|
(2)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 有 __________ 生成
| 猜想(4)不成立
|
(3)取步骤(2)中的上层清液,滴入稀盐酸
| 有气泡冒出
| 猜想(1)和(2)不成立
|
【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
【讨论交流】有同学提出,实验步骤(1)是多余的.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需要?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反思应用】同学们回忆起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情景,心想:如果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会看到怎样的现象呢?请你描述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