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8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首次使用(NH
4)
2SO
4与氰酸钾KCNO人工合成了尿素CO(NH
2)
2,打破了有机化合物的"生命力"学说。
(1) (NH
4)
2SO
4与KCNO合成尿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条件下,拟用CO
2和NH
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尿素。
①用CO
2和NH
3合成尿素 CO(NH
2)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实验所需的CO
2可用多种装置来制备,要想达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目的,下列装置A、B、C、D、E中符和要求的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③若用F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应由导管口____________(填“a”或“b”)进入。




(3)尿素样品中氮含量可以用甲醛法标定,其原理如下:首先用浓硫酸分解试样,使试液中的胺生成硫酸铵并放出二氧化碳;将过量的硫酸中和后得到中性铵盐,再用甲醛(HCHO)与硫酸铵作用生成六次甲基四铵盐离子(CH
2)
6N
4 H
+和硫酸;最后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
①甲醛与硫酸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滴定选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_。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③若称取样品m g,溶解后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样品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mL w%的甲醛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1~2滴指示剂,用浓度为a 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已知滴定时,1 mol六次甲基四铵盐离子(CH
2)
6N
4H
+消耗OH
﹣的能力与1mol H
+相当)。重复2次,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平均值为b mL。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