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古文阅读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 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常从人寄食,人多厌之。尝就南昌亭长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坐在草席上吃饭)。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觉其意,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既贵,酬以千金。 

(选自《智囊》)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攘除奸凶   攘除:     (2)韩信始为布衣时  布衣:
【小题2】翻译下列语句。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信既贵,酬以千金。
【小题3】韩信和诸葛亮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个性相异,但他们都是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我们还可以从(甲)(乙)两文中看出他们的另一个共同点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更新时间:2017-12-15 11:06: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