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文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zhé,即)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入。歆曰:“本(当初)所以疑(迟疑不决),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接受他的请托),宁可以急相弃邪(同“耶”,呢)?”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小题1】这则故事出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小题2】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①中:(_______) ②顾: (_______)
③舍:(_______) ④:遂(_______)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①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宁可以急相弃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_________)过中不至,太丘舍去,(___________)去后(____________)乃至。
【小题5】甲文中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你认为他这样做过分吗?
【小题6】乙文中通过患难中对待别人的态度,你如何评价王朗和华歆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