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乙】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③,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④。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⑤崖谷,亦无悔也。⑵精勤至此,宜所诣⑥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郎潜纪闻》)
【注释】①亭林:指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③酒垆:小酒店。④注疏:注释的文字。⑤颠坠:跌落。⑥所诣:指学问达到的程度。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
⑴ 西行百二十步   (______) ⑵ 俶尔远逝 (_______)
⑶ 自少至老手不释书(______) ⑷ 呼老兵诣道边酒垆(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小题3】【乙】文中亭林先生的“精勤”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4】选出下列对两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 】
A.甲文对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
B.乙文的“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从正面表现了先生的好学。
C.甲文“乃记之而去”与乙文“必无所疑乃已”的两个“乃”意思不同。
D.甲乙两文都以叙述与描写为主,甲文侧重写景寄情,乙文重在叙事写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5-23 12:02: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