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宋人既成列②,楚人未既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⑥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鼓不成列可也。”
(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 ②成列:指摆好阵势。 ③既:尽,全部。 ④司马:官名,指子鱼。 ⑤陈:同“阵”,指摆好阵势。 ⑥门官:国君的卫士。
【小题1】用“/”为下列句子标出停顿A.公将鼓之 萧鼓追随春社近 |
B.及其未既济也 其真无马耶? |
C.公伤股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D.楚人未既济 扶危济困 |
A.(甲)文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战役进程的描述来突出曹刿的卓越军事指挥才能。 |
B.(乙)文中楚宋交战,宋国军队战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宋国丧失了进攻的最佳时机。 |
C.(甲)文中的鲁庄公和(乙)文中的宋公都善于听从属下建议,认识到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 |
D.(乙)文中宋公认为作战要讲道义,“不鼓不成列”,(甲)文中齐师败绩,曹刿不让追,也体现了这种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