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北山愚公者, 年且九十, 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始龀, 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 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 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in)于东海。
(《山海经·北山经》)
(注释)文首:花脑袋。喙(huì):鸟嘴。自詨(xiào):自己称呼自己。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年且九十( ______) 故为精卫( 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C.是/炎帝之少女 | 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小题4】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和神话传说《精卫填海》反映的一个共同主题是什么?
【小题5】下面是流行歌曲《愚公移山》,同学们利用其中的两句歌词结合课文展开一场辩论,你支持哪一方的观点?请写出支持理由。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噢,了却了心中祈愿。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甲方:“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一一愚公应该移山。
乙方:“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一一愚公应该搬家
我支持(__________)观点,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