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 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 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溟,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 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 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黔,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 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意。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嘻!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摘自曾巩《醒心亭记》)

(注释)①涯:水边。②见:通“现”。③直:当,面对。④即:往,到。⑤滋:生。⑥洒然:本为以水喷散貌,此指突 然摆脱郁闷貌。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醉翁之不在酒意。 (_____)
(2)欧阳公州之二年作。(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
【小题3】(甲)(乙)两文中的“乐”各指什么而言?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更新时间:2018-06-29 06:01: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