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郭伋始至行部
①,到西河美稷
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日:“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假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假谓别驾从事
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假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
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极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门外戏(________)
(2)尊君在不(________)
(3)入门不顾(________)
(4)先期一日(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下车引之 计日告之 |
B.去后乃至 家祭无忘告乃翁 |
C.太丘舍去 日始出时去人近 |
D.其为人若此 更若赋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寄子。
(1)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小题4】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能得到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故事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