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实验一: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 (填写编号)。若选择 F 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 (填“a”或“b”)口进入。实验室用 B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
(3)图 C 为实验室用 5% 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为配制 3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 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 g。
实验二:鸡蛋主要由蛋壳、蛋壳膜、蛋白、蛋黄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蛋壳的主要成分是 CaCO3, 里面覆盖一层蛋壳膜。嘉宝化学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蛋壳中的 CaCO3 含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a.蛋壳经过科学检测其中含 CaCO3的质量分数约为 82%~85%,含蛋白质质量分数 14-17%。b.蛋壳膜中蛋白质含量约为 90%~93%。
(设计方案) 方案一:用“灼烧法”,将该蛋壳放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并采集相关数据进行测定。
方案二:用“酸处理法”,将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后再进行吸收转变为碳酸钡进行测量处理。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略)
方案一:称取 12.0 g 蛋壳研磨成粉末置于通风橱中,灼烧至质量不再减少,再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7.16 g。
方案二:用下图所示的连接实验装置,称取 12  g 蛋壳样品进行实验(假设其他成分均不与 HCl 反应,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4)该实验装置的主要缺陷是_____。
(数据处理)
(5)方案一:产生的 CO2 质量_____g,蛋壳中的 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保留一位小数)
(6)方案二:根据方案二的实验内容,请用文字或图表说明该方案的数据处理方法:_____。
(评价反思)
(7)方案二中装置 C 的作用是_____。
(8)方案一测定值与科学检测的数据有较大误差,主要原因是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科学探究题 更新时间:2018-07-27 06:09: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