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云,祟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无益。”公曰:“不然吾将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伯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泉日下,百川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释)①祟(suì):鬼怪。②少赋敛:略微收些赋税。③祠:祭祀。④河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
【小题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如是再,石又再转:_____________   (2)祠此无也:_____________
【小题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非木杮   斯陋室
B.以祠灵山,据理臆断欤
C.草木为发 为顺流下矣
D.祠无益   水陆草木
【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2)天久不雨,泉日下,百川竭。
【小题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不然吾将祠河伯可乎
【小题5】(乙)文中晏子劝阻景公不要“祠灵山河伯”,其表面理由是“天久不雨”,灵山、河伯自身难保,其根本原因是担心祭祀的费用会增加百姓负担。由此可以看出晏子是个 的人(用两个短语概括,从两方面作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8-04 11:17: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