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甲)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
(乙)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观刈麦》)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以大风(治愈)
B.太医以王命之(聚集)
C.今吾为之十二年(继承)
D.妇姑箪食(背,负)
【小题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永州野产异蛇 募有能捕
B.吾祖死是 余将告莅事者
C.未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毒之乎
D.啮人 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枉然出
B.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C.永之人争奔走
D.以尽吾齿
【小题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苛政猛于虎也。
(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小题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无御之/者
B.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C.非死/则徙尔
D.时/而献焉
【小题6】对以上诗文材料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蒋氏自述的一段话,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B.(乙)诗“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句刻画了劳动人民在特定环境下异常矛盾的复杂心理。
C.(甲)文“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类似于现代的杂文。(乙)诗“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中“此”指代农民辛苦悲惨生活和自己无功而获得俸禄的事,刻画出一个忧国忧民但无力改变现实的低微官员形象。
D.(甲)文蒋氏捕蛇九死一生,却不以捕蛇为苦,反而自得其乐。造成这种反常心理的根本原因是“苛政猛于虎也”。(乙)诗深刻揭示了在繁重的赋税压迫下的农民们生活的艰难,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小题7】(乙)诗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8-17 08:49: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