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哭,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选自《元史·张养浩传》)
(注释)①阴翳:阴云密布。②抚膺:捶拍胸口。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即散其家之所有乡里贫乏者 
(2)年六十
【小题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
【小题3】文章写“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有何用意?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8-27 10:01: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