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安国寺记
苏轼
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余是以愧其人。
(注释)①陂(bēi)池:池塘。②罪垢:指罪孽。③染污:烦恼。④翛(xiāo)然:自由超脱的样子。⑤附丽:附着,依附。⑥赐号: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封号和赐衣制度。
【小题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表里翛/公欣
B.求罪垢所从生不可得/俄雪骤
C.两狼并驱如故/私窃乐
D.染污落/非亭午夜分
【小题2】用三条“/”划分下面的句子。
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 。
【小题3】你怎样理解“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9-02 07:01: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