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酸钾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实验一:实验室制取气体

(1)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_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丁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______(填“e”或“f”端)通入;若要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需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梁明同学认为乙装置和丙装置类似,都可以用于液体与固体在常温下制取气体的反应。由此他认为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双氧水制取氧气可用丙装置进行,以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刘彬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后认为梁明同学的看法是错误的。刘彬同学的理由是______。
实验二:实验小组对高锰酸钾进行再探究
I.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H
2C
2O
4)溶液混合,发现刚开始反应时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后褪色速度突然加快。为了探究反应过程中褪色速度加快的原因,小明查到了如下资料:
资料1:2KMnO
4+5H
2C
2O
4+3H
2SO
4===2MnSO
4+K
2SO
4+8H
2O+10CO
2↑
资料2:通常情况下,反应物浓度变大,反应加快;温度升高,反应加快。
(1)根据这些资料,小明提出了两个假设。
假设一: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应物浓度变大引起的;
假设二: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引起的。
小明经过分析,否定了假设一,理由是______。
(2)小丽针对假设二进行实验探究后,经过思考,又做了如下实验:
把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等分为两份,分装A、B两试管,同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并置于同一水浴中。迅速向A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MnSO
4发现A试管中溶液褪色明显快于B试管。上述实验中,把2支试管置于同一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______。
Ⅱ.(查阅资料)KMnO
4溶液呈中性、有腐蚀性。
(进行实验)
实验1:将新鲜鸡皮在不同浓度的KMnO
4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
KMnO4 溶液浓度
| 0.002%
| 0.01%
| 0.1%
| 1%
|
鸡皮的 变化
| 无明显 变化
| 边缘部分变 为棕黄色
| 全部变 为棕色
| 全部变 为黑色
|
实验2:将铜片分别浸泡在4种溶液中进行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实验
| 
| 
| 
| 
|
铜片质量/g
| 实验前
| 0.54
| 0.54
| 0.54
| 0.54
|
18小时后
| 0.54
| 0.52
| 0.54
| 0.43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2中,通过对比②和④,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实验2中,欲得出“KMnO
4和硫酸共同作用对铜才有腐蚀性”的结论,需要对比______(填编号)。
(4)实验2中,铜片被腐蚀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Cu+2KMnO
4+8H
2SO
4===5CuSO
4+2MnSO
4+K
2SO
4+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