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消毒液”因1984年北京某医院研制使用而得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其有效成分是NaClO。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备NaClO溶液,并进行性质探究和成分测定。

(1)该学习小组按上图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装置省去),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别取B、C瓶中的溶液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如下表。
已知:1.饱和NaClO溶液pH为1l;2.25°C时,弱酸电离常数为:H
2CO
3:K
1=4.4×10
-7,K
2=4.7×10
-11;HCO:K=3×10
-8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B瓶
| C瓶
|
实验1: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 变红,不褪色
| 变蓝,不褪色
|
实验2:测定溶液的pH
| 3
| 12
|
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____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②C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______(填化学式)。
③若将C瓶溶液换成 NaHCO
3溶液,按上述操作步骤进行实验,C瓶现象为:实验1中紫色石蕊试液立即褪色;实验2中溶液的pH=7。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紫色石蕊试液立即褪色的原因_______。
(2)测定C瓶溶液中NaClO含量(单位:g)的实验步骤如下:
Ⅰ.取C瓶溶液20ml于锥形瓶中,加入硫酸酸化,加入过量KI溶液,盖紧瓶塞并在暗处充分反应。
Ⅱ.用0.1000mol/L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指示剂显示终点后,重复操作2~3次,Na
2S
2O
3溶液的平均用量为24.00ml。(已知:I
2+2S
2O
32-=2I
-+S
4O
62-)
①步骤I的C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②通常选用______作指示剂,滴定至终点的现象______。
③C瓶溶液中NaClO含量为_______g/L(保留2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