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铜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
2,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Ⅰ.Fe(HSO
3)
2+红棕色,它可以将Fe
3+还原为Fe
2+。
Ⅱ.Cu
2S不溶于稀硫酸,能够溶于热的稀硝酸中。
实验步骤与现象如下:
检查装置气密性,向A中加入5mL浓硫酸,打开K,将铜丝伸入浓硫酸中,给A加热。观察到B中溶液颜色变化,再关闭K。
②加热后,观察到A中液面下铜丝变黑,产生气泡,液面上方产生大量白雾,一段时间后溶液变成灰绿色,反应结束后试管A中有白色固体出现。
③拉出铜丝,停止加热。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按如图连接后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
(2)某同学预测装置B中FeCl
3溶液中通入SO
2,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小组同学将SO
2通入到FeCl
3溶液至饱和的过程中,观察到的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红棕色,将混合液放置12小时,溶液才变成浅绿色。
①试解释SO
2与FeCl
3溶液反应溶液变成红棕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
②放置12小时,溶液变浅绿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取B中反应后的溶液少量于洁净试管中,滴入几滴酸性KMnO
4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溶液中有Fe
2+生成;该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5)反应结束后,取出A中铜丝,用蒸馏水洗净后发现表面有黑色物质附着;倾倒出液体后,向白色固体上小心加水,固体溶解后溶液呈蓝色。
①白色固体的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
②某同学猜想铜丝表面黑色固体可能为CuO或Cu
2S中的一种,下列实验方案设计能够确认上述同学猜想的是_____。
A.将反应后的铜丝插入稀硝酸加热观察是否溶解,试管口是否有气体变成红棕色 |
B.将反应后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色 |
C.将反应后的铜丝插入稀硝酸中加热,反应后滴入BaCl2溶液检验是否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