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装置A是氯气的发生装置,其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以下几种方法制取氯气。
a.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b.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3)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同时装置B也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处依次放入物质的组合应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编号
| Ⅰ
| Ⅱ
| Ⅲ
|
a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碱石灰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b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无水硫酸铜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c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浓硫酸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d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无水氯化钙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5)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该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6)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其烧杯中的溶液不能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饱和NaOH溶液 b.饱和Ca(OH)
2溶液
c.饱和Na
2SO
3溶液 d.饱和Na
2CO
3溶液
(7)氯气可制漂白粉,测定漂白粉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称取1.000 g漂白粉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调节溶液的pH,以淀粉为指示剂,用0.100 0 mol/LKI溶液进行滴定,溶液出现稳定浅蓝色时为滴定终点。反应原理为:3ClO
-+I
-=3Cl
-+IO
3-;IO
3-+5I
-+3H
2O=6OH
-+3I
2,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 1
| 2
| 3
|
KI溶液体积/mL
| 19.98
| 20.02
| 20.00
|
该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若滴定过程中未充分振荡溶液,局部变浅蓝色时就停止滴定,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