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习小组做镁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有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及该反应的应用,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请仔细阅读并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探究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什么物质反应产生的。
(分析猜想)分析空气中各种成分,寻找猜想依据:
空气成分一:氧气; 空气成分二:稀有气体;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
空气成分三:水蒸气;打磨光亮的镁带放入沸水中,表面会附有白色固体并产生大量气泡;如果将镁带放到水蒸气中,也会发生上述反应,但产生的不是黑色固体。
空气成分四:氮气; 空气成分五:二氧化碳。
(实验一)镁带与氧气的反应
(一)制取氧气并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甲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 双氧水的质量
| 双氧水的浓度
| MnO2的质量
| 相同时间内产生O2体积
|
Ⅰ
| 50.0g
| 1%
| 0.1g
| 9 mL
|
Ⅱ
| 50.0g
| 2%
| 0.1g
| 16 mL
|
Ⅲ
| 50.0g
| 4%
| m
| 31 mL
|
(1)第Ⅲ次实验中,选择的二氧化锰的质量m的值为________。
(2)本实验中,测量O
2体积的装置可选择下图中___________(选填“a”、“b”、“c”)。
(3)乙用d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氧水分解得越快。
(二)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结论: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实验二)镁带与氮气的反应
(一)获取氮气:把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先蒸发出来的气体就是氮气。
(二)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氮气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Mg
3N
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结论1)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理得出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__________反应产生的。
(交流与反思)能否用足量的镁替代红磷进行空气组成实验呢?
(实验回顾)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装置如图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图中集气瓶底部的水的作用为________。(填字母)
A.吸收有害物质 B.降温,快速冷却 C.保护瓶底
2.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定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2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其中X曲线表示的是_____(填“温度”或“氧气的浓度”);结合X、Y两条曲线,解释如图3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探究结论2)如果用足量的镁替代红磷进行空气组成实验,实验测得氧气体积与氧气所占空气真实比例相比较会______(偏大、偏小或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