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小组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还有少量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及相关问题,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请仔细阅读并参与他们的探究之旅。
(探究目的)探究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什么物质反应产生的?
(查阅资料)1.稀有气体一般与其他物质反应 2.光亮的镁条与水反应,表面会生成白色固体。
(分析猜想)分析空气中各种成分,进行猜想:
(1)猜想①是氧气 猜想②是氮气 猜想③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镁带与氧气的反应
(一)甲同学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速度的某种因素,进行了三次实验并记录各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如下表
实验
| 过氧化氢的浓度
|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 二氧化锰质量/g
| 收集时间/s
|
1
| 10%
| 20
|
| 40
|
2
| 15%
| 20
| 1
| 20
|
3
| 20%
| X
| 1
| 12
|
(2)第 3 次实验中,X 的值应为_____
(3)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过氧化氢分解得越快。
(二)乙同学在量筒中盛满水,倒置于水槽中,通过分液漏斗把 20mL 某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锥形瓶中,记录量筒中气体的体积(如图 )。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1
| 3
| 5
| 7
| 9
| 10
|
量筒读数/mL
| 60.0
| 82.0
| 88
| 89.5
| 90
| 90
|
(4)请根据以上过程和实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氧气的体积是_____mL
(5)请在下面坐标图中绘制出 0~10 min 生成氧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_____________。

(三)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实验结论: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实验二)镁带与氮气反应
(一)收集氮气
(二)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满氮气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6)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Mg
3N
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探究结论 1)(7)综上分析,关于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固体的猜想是猜想__________(填序号)成立。
(探究结论 2)(8)如果用足量的镁代替红磷进行空气组成实验,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比实际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由于红磷需要在瓶外点燃再伸入瓶内,常常带来污染以及误差。

(实验改进)同学们选择了着火点更低的白磷,并对装置图做了改进(如图)。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 180mL 的集气瓶里,先装进 50mL 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9)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
(10)若实验中无误差,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mL
(11)集气瓶里预先装置的 50mL 水的作用,其一是为了加快集气瓶的冷却速度,其二则主要是_____________
(实验与交流)

(12)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定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图 4)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 5 所示。Y 曲线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填“温度”或“氧气浓度”或“压强”)变化趋势;X 曲线中 CD 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