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
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
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大小之
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小题1】本文作者为______(人名),他是_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苦:______
(2)衡:______
(3)鄙:______
(4)狱:______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何以战?
【小题4】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如果没有曹刿这样的贤士就不会取胜,这个事例恰恰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
”。(用原句回答)
【小题5】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