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文言文阅读
(甲)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丙)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材料一: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寻通判河中府,陈州。
材料二: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材料三: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泛爱乐善。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丁)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1、这首词写于欧阳修贬官颍州时。2、六幺:又名绿腰,唐时琵琶曲名。
【小题1】解释(丙)文中的加点字。
陈州_________ 其后贵_________
【小题2】《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的“记”是一种文体,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判断“记”属于哪类文体?( )
A. 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
B. 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C. 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往往是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
【小题3】(乙)文中五个句子都是“也”字句。“也”在全文出现了21次,使我们读来摇曳生姿。“也”有的表示判断,有的表示陈述。那么和“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中的“也”表达的语气相同的一句是(    )
A.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B.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环滁皆山也。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小题5】给丙文中的划线句断句。(限断2处)
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
【小题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坚守的信条,请联系(丙)文中的三则材料,说说他是怎样践行的。
【小题7】从(丁)词中“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盏频传”和《醉翁亭记》中“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欧阳修?结合(丁)词内容,说说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情怀体现在哪里。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06 03:02: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