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甲、乙两同学为了除去衣物上的锈渍和高锰酸钾水渍,使用了草酸。于是对草酸的性质和用途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以下探究。
(1)提出问题:甲、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草酸,有机二元酸,化学式,熔点101~102℃,沸点150℃(升华),具有酸性、还原性和189.5℃受热分解的不稳定性,例如,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但是若进入人体会影响人体对钙质的吸收。
随即思考:用草酸清除锈渍和高锰酸钾水渍分别利用了其_____性和_____性。
提出问题: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成分有哪些?
(2)猜想与假设:第一种:草酸分解生成;第二种:草酸分解生成、CO和;第三种:草酸分解生成
乙同学从理论上判断第三种假设不成立,其理由是________。
(3)设计与实验:甲、乙同学分别设计了图1、图2所示的两套装置(图中铁架台略去)。

①甲同学按图1装置实验,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
②乙同学按图2装置实验,看到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洗气瓶中溶液变浑浊;剩余气体在尖嘴管口被点燃,火焰上方罩的烧杯内壁附有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了证明产物中无,最后再换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_____。
(4)结论与应用:
①结论:上述第_____种猜想成立,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应用:利用草酸不稳定性和上述图2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_____气体。
(5)反思与评价:
①甲同学认为图1装置只能证明草酸受热分解产生了,此判断_____(填“严密”或“不严密”),理由是_____。
②图(2)中的装置C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
③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设计是科学合理的。请你谈谈图2装置优于图1装置之处:(答出一点即可,你如果能答出第二点或更多,且正确,给予鼓励)_____。
(6)拓展延伸;为测定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两种方案。
①称一定量的样品和无水硫酸铜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测得无水硫酸铜反应后增加的质量,由此计算出的实验结果比实际值偏低,排除仪器和操作的因素,其原因可能是_____。
②称取7.00g草酸晶体样品配制50.00g溶液,取10.00g溶液放入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逐渐滴加8.00g10.00%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为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15难度 科学探究题 更新时间:2019-09-05 10:09: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