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如图所示).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查阅资料)CO
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相同条件下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能溶于水,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璐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璐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向所取气体中加入______
| 变浑浊
| 有二氧化碳
|
(3)经过A、B两组同学的实验后,用精确的方法测定二氧化碳的含量,测得A组二氧化碳含量总是小于B组的,你认为原因是______ 。
(4)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______ 。
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原因是______ 。